35人事的考量
书迷正在阅读:碧绿之瞳、漂亮知青的婚后日常(sm)、偶像练习生的身体开发日志(高H、羞耻养成、NP多男主)、玉茎劫 【古代 高H luanlun】、回到过去当歌神、姐弟交换游戏、被迫奉子成婚之后、他说我有病但实在美丽[快穿]、我为宅狂、替身编号005
【弱弱地问一句,要理论物理的博士吗o╥﹏╥o】 …… 20万的年薪在帝都算不了什么,搞it的年终奖可能都不止这个数字,但是这么说呢,搞科研的还是比较有情怀的,尤其是一脚踏入材料学这个大坑里面,能够在帝都有一份包吃包住,五险一金和车补寒暑补的工作,就已经烧高香了。 更不要说在薪资待遇里面,年终奖不低于六个月工资这一块,这样一算年收入估计翻个倍都不止。 再加上工作地点是京城的燕大,不管说到哪儿都倍儿有面子,大家自然是趋之若鹜。不仅仅是中南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学生,就连水木和燕大的学子们也非常向往这一份职业。 虽然说工作待遇是一方面,但是最吸引他们的还是经费。材料学的突破都是建立在海量的研究经费的基础上的,大牛之所以是大牛,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牛逼,更厉害的在于他们始终能够搞到充足的经费! 实验室是非常现实的,没有经费你连一个实验都做不了,没有试验就没有成果,没有成果也就没有经费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。 燕大19年的科研经费为90亿rmb,要养活整个燕大的所有科研人员;而燕大能源实验室第一年的经费就达到了5亿美元试剂和器材都需要进口,只需要养活一个实验室,目前60多个研究员和40名科研助理,扩充后400多名研究员和科研助理…